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一家四代十五兵 红色家风励后人

    信息发布者:zhaojianfang
    2019-11-05 19:41:16    来源:一家四代十五兵 红色家风励后人   转载

    青岛平度市:一家四代十五兵 红色家风励后人

    青岛学习平台2019-10-23

    订阅

    家庭是传承的载体,家风是传承的灵魂。在山东青岛平度市南村镇有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抗战老兵——董成森,他倾尽毕生满腔热情爱国拥军,一家四代人中先后十五人入伍,红色家风代代相传。

    董成森,出生在1927年的战乱年代。他的童年十分不幸,6岁时母亲和弟弟被土匪掳走,父亲被打成重伤,11岁的董成森便挑起了家庭重担。那时候,日军在平度占领了大片土地,修建了许多炮楼,给这一带从事地下武装工作的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带来交通上的不便。董成森便利用放牛的机会给八路军当起了交通员,凭着机智勇敢,他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传递情报的次数多了,董成森也渐渐积累了与鬼子和伪军斗争的经验。

    一天傍黑,交通员将一封信交给董成森,并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在晚饭前将信送到南村据点附近的后斜子村,而且这封信绝不能落到敌人的手里。董成森明白,八路军肯定又要有重大行动。他将信撮成长条,藏在赶牛用的鞭子里就出发了。快到后斜子村时,恰巧碰上一股伪军从外边回来,准备进鬼子据点。正在等待放吊桥的间隙,一名伪军走到董成森面前,左瞅右瞧,突然揪起董成森的脖领子问道:“小孩,你是哪个村的,干什么去?”董成森抬头看了伪军一眼,镇定地回道:“我是前双丘村的,去后斜子村姥姥家。”刁钻的伪军不放过他,翻遍董成森全身,也没发现可以藏东西的地方。伪军看到董成森别在腰上的牛鞭子不错,一把夺了过去,说:“小孩,你的鞭子挺好,给我玩两天。”“鞭子里藏着情报,决不能让敌人拿走。”想到这,董成森冲上去欲夺回鞭子,伪军将鞭子高高地举起,自己个子矮怎么也够不着。董成森灵机一动,狠狠地在伪军胳膊上咬了一口,只听“哎呀”一声,伪军一甩手,把董成森摔倒在地。随后,恼羞成怒的伪军将鞭杆一折两段,恶狠狠地扔在地上,那封信也掉了出来。千钧一发之际,董成森一个翻滚压住鞭子,嚎啕大哭,嚷着要伪军赔他的鞭子。这时,伪军见吊桥已经放下,便不再与董成森计较,在其他伪军的哄笑中走进了据点。董成森趁机把情报塞进衣兜,过了关卡,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在与八路军的接触中,董成森渐渐地萌发了革命意识。15岁那年,他积极申请加入了八路军,正式成为一名抗日战士,跟随部队参加了潍县战役、青岛战役、孟良崮战役等多次战斗,战功卓著。

    董成森的腿上有一块碗大的伤疤,那是1944年解放兰底战役时留下的。当时,董成森所在的部队,受胶东军区领导指示,要拔掉兰底这个重要据点。但据点的优质装备和碉堡式构造,易守难攻,战斗打得非常艰难。为了掩护先锋队爆破小组,作为一名重机枪手的董成森架枪在侧方不停地射击,一枚炮弹呼啸而来,爆炸的碎片刺在他身上。当天旋地转的眼前黑褪去时,他不顾疼痛,拿起已经牺牲了的战友手中的炸药包,冲向前方!胜利的号角吹响了,董成森却因腿部失血过多,晕倒在战场上,兰底一战,董成森因表现勇猛,荣立三等功。

    1949年新中国成立,23岁的董成森参加了开国大典,这是他铭记一生的荣耀。但因为打靶成绩的两环之差,他没能成为受阅方队中的一员,这也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新中国成立后,董成森被送到徐州干部培训班学习。毕业后,部队转隶空军编制,他担负起修建机场的任务。几年间,潍坊机场、高密机场、文登机场,留下他默默奉献的足迹。

    1960年,国家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支持农村经济建设。为了支持祖国大发展,戎马半生的董成森,放弃了大城市生活,放弃了干部身份,毅然选择带着妻儿回家务农。许多人不理解,一个人奋斗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老婆孩子脱离农村,在城里有个好的生活吗?董成森不这样认为,他说:“当初打鬼子、打老蒋,为的是普天下的穷人翻身得解放,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现在国家经济困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老兵,理应带头响应国家号召,做出表率。”他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党和国家的赤胆忠心,同样也在自己的七个儿女心中埋下了红色的根。

    回村后的董成森再一次选择了爱国大义,为了不拖累组织,隐姓埋名。回村不久,董成森便被推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面对因饥饿而面黄肌瘦的乡亲,面对因干旱少雨庄稼歉收的窘迫,董成森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打机井、修水利,让村里的农田旱能浇,涝能排,确保粮食丰收。他积极鼓励群众开展养殖业、种花生、圆葱、西瓜,壮大了集体经济,前双丘村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就这样,董成森在村支书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

    1970年大儿子要考师范,董成森紧急召开了家庭会议,他对七个儿女说:“有国才有家,你们作为董家的后代,必须首选去当兵。保家卫国就是我定的家规!”

    不料在给大儿子填报入伍申请时,却无意中暴露了董成森的身份。第二天,县人武部领导就登门看望这位回乡务农的老八路。见他们一家9口人生活困难,董成森的腿部又有残疾,便主动提出为他评残,董成森婉言谢绝了。他说:“一起参加革命的许多同志都牺牲了,有的连姓名都没留下,你看我不但活了下来,还有一大家子人,知足了。”坚强的董成森又给孩子们加了一条家规:“不贪功,不向政府伸手,始终保持劳动者的朴实本色。”

    当大儿子董希祥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董成森在家里正屋的西墙上大笔写下:“铁心跟党走,报国一家人”。他郑重地穿上当年的军装,小心翼翼地戴上军功章,和儿子董希祥在大字前留下第一张合影。孩子们从父亲坚毅的眼神中读懂了一位军人的崇高信仰,红色家风已然在每一个人心中萌芽生长。

    接着,是二儿子董希云、三女儿董新香、小儿子董希顺、孙子董玉琦……每一个通过入伍审核的董家人,都要在穿上军装的那一刻,到写有“铁心跟党走,报国一家人”的墙前与董成森一起照张相,并带在身边。孙子董玉超深有感触地说:“每当军事训练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拿出这张相片,暗暗地告诫自己,你是抗战老兵的后代,一定要刻苦训练当标兵,不能给爷爷丢脸!”

    1990年,董家的第四代,董成森的曾外孙宋杰出生。和所有董家人一样,宋杰是听着太姥爷的故事长大的,他从小就喜欢把军装穿在身上,梦想着有一天也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2010年,20岁的宋杰如愿参军,董家的军装合影照又增加一张!这威武雄壮的照片墙,仿佛向人们昭示:这是一个拥军报国的红色家庭。

    董家人都知道董成森的心里有一个深埋已久的阅军梦,他们在高大挺拔的宋杰身上,再一次看到了希望。于是每次回家,从太姥爷、姥爷、舅舅都要对宋杰轮番告诫:一定要刻苦训练,练好本领,时刻准备接受检阅。牢记长辈们的嘱托,靠着勇往直前的拼劲,宋杰成为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的一名战士。2015年,宋杰所在的“白刃格斗英雄连”接到指示,将参加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他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太姥爷,那天89岁的董成森,再次郑重地穿上了当年的军装,抚摸着军功章,站在镜子前伫立许久……89岁的董成森和25岁的宋杰,共同出现在阅兵仪式的现场。董成森老人说:“我在有生之年,还能再参加阅兵式,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董家四代跨越了66年的阅军梦,终于得以实现!

    76年时空流转,变幻的是沧海桑田,不变的是红色基因。抗战老兵董成森,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后人,报效国家无怨无悔。“铁心跟党走,报国一家人”正是这个家庭永远的红色家风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