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通总站 柴家沙戈庄村 366677.nync.com 欢迎您!
两江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至从一品。
清代同治前的总督署所在地具体在南京何处有待考证;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后总督署位于南京城正中(今南京总统府内),明汉王府旧址,太平天国天王府,民国时期辟为国民政府所在地,建国后先后作为江苏统战部、民革江苏中央、江苏省政协所在地,现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由于清初江苏(含今上海市)和安徽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因此初时该总督管辖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务,因此号两江总督。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其职位多由满人担任,之后汉人渐多。从康熙四年(1665)到宣统三年(1911),有影响的计80余人,98任,历247年。历代两江总督如于成龙、张鹏翮、史贻直、尹继善、陶澍、林则徐、裕谦、牛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等皆为清代重臣。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督抚制。当时全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总督权力比巡抚大得多,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当时全国设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云贵总督。
正式官衔为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
清顺治二年(1645年),于明南直隶辖地设立江南省,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康熙六年(1667年)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
江南省(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和江西省,是清王朝的财赋重地,也是人文荟萃之区。
两江总督前身为顺治四年所设置的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总督府驻江宁(今南京)。 顺治九年,总督府一度迁往南昌,改名江西总督,不过很快恢复旧制。康熙元年,操江事务划归江南总督管理。康熙二十一年仍合,正式定名为两江总督。雍正元年,授与历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之官衔。道光十一年起,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自同治五年起,两江总督兼管五口通商事务,授为南洋通商大臣。
姓名 | 籍贯/旗籍 | 任职时间 | 卸职时间 | 卸职原因/备注 |
江南江西河南总督(顺治四年—顺治六年) | ||||
顺治四年七月戊午 | 顺治六年八月辛亥 | 不再督河南 | ||
两江总督(顺治六年—顺治十八年) | ||||
顺治六年八月辛亥 | 顺治十一年九月丁未 | 病免 | ||
顺治十一年十月 | 顺治十三年闰五月己酉 | 病免 | ||
顺治十三年闰五月己未 | 顺治十八年九月丁亥 | 改为江南总督 | ||
江南总督(顺治十八年—康熙四年) | ||||
顺治十八年九月丁亥 | 康熙四年五月丁未 | 裁并入两江总督 | ||
江西总督(顺治十八年—康熙四年) | ||||
顺治十八年九月丁亥 | 康熙四年五月丁未 | 裁并入两江总督 | ||
两江总督(康熙四年—宣统三年) | ||||
康熙四年五月丁未 | 康熙七年十一月己酉 | 病免 | ||
麻勒吉 | 满洲正黄旗 | 康熙七年十二月癸酉 | 康熙十二年五月庚寅 | 降二级调任 |
阿席熙 | 满洲镶红旗 | 康熙十二年六月甲寅 | 康熙二十年十二月 | 降职 |
山西永宁 | 康熙二十年十二月癸卯 | 康熙二十三年五月丁丑 | 去世 | |
康熙二十三年五月甲申 | 康熙二十六年三月乙酉 | 改闽浙总督 | ||
山东平原 | 康熙二十六年三月己丑 | 康熙二十七年三月丁酉 | 降五级调任 | |
傅拉塔 | 满洲镶黄旗 |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戊申 | 康熙三十三年六月丁酉 | 去世 |
康熙三十三年六月丙辰 | 康熙三十七年十月甲寅 | 忧免 | ||
四川遂宁 | 康熙三十七年十一月壬辰 | 康熙三十九年三月癸卯 | 改河道总督 | |
陶岱 | 满洲正蓝旗 | 康熙三十八年五月庚午 | 以吏部右侍郎署理 | |
陶岱 | 满洲正蓝旗 | 康熙三十九年三月癸卯 | 康熙三十九年五月癸卯 | 以吏部右侍郎署理 |
阿山 | 满洲镶蓝旗 | 康熙三十九年五月丁未 | 康熙四十五年十一月甲戌 | 迁刑部尚书 |
邵穆布 | 满洲镶蓝旗 | 康熙四十五年十一月辛巳 | 康熙四十八年七月 | |
噶礼 | 满洲正红旗 | 康熙四十八年七月辛卯 | 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丁巳 | 解职 |
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丁巳 |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丙寅 | 以江西巡抚署理 | ||
赫寿 | 满洲正红旗 |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丙寅 | 康熙五十六年四月丙申 | 迁理藩院尚书 |
长鼐 | 满洲正白旗 | 康熙五十六年四月甲辰 | 康熙六十一年十月 | 去世 |
查弼纳 | 满洲正黄旗 | 康熙六十一年十月辛未 | 雍正四年四月己卯 | 召回京城 |
雍正四年四月己卯 | 雍正八年三月甲午 | 以马兰镇总兵署理 | ||
江苏溧阳 | 雍正八年三月甲午 | 以吏部左侍郎署理 | ||
雍正八年五月癸酉 | 雍正九年七月丁卯 | 署理云广总督 | ||
尹继善 | 满洲镶黄旗 | 雍正九年七月丁卯 | 雍正十年九月庚寅 | 以江苏巡抚署理 |
雍正十年九月庚寅 | 雍正十一年正月壬辰 | 以漕运总督署理 | ||
雍正十一年正月壬辰 | 雍正十一年九月己卯 | 召回京城 | ||
雍正十一年九月己卯 | 雍正十二年五月壬辰 | 以湖南巡抚署理 | ||
雍正十二年五月壬辰 | 乾隆二年正月庚子 | 召回京城 | ||
庆复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二年正月庚子 | 乾隆二年闰九月丁卯 | 改云贵总督 |
那苏图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二年闰九月丁卯 | 乾隆四年十月戊申 | 忧免 |
乾隆四年十月戊申 | 乾隆五年五月甲子 | 解职 | ||
湖南武陵 | 乾隆五年五月甲子 | 乾隆六年八月己酉 | 以兵部尚书署理 | |
那苏图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六年八月己酉 | 乾隆七年四月甲午 | 改闽浙总督 |
简亲王德沛 | 乾隆七年四月甲午 | 乾隆八年二月庚子 | 召回京城 | |
尹继善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八年二月庚子 | 乾隆十三年九月己未 | |
策楞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十三年九月己未 | 乾隆十三年十一月癸酉 | 改川陜总督 |
雅尔哈善 | 满洲正红旗 | 乾隆十三年十一月癸酉 |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丁亥 | 署理 |
乾隆十三年十二月丁亥 | 乾隆十六年闰五月戊寅 | 改陕甘总督 | ||
尹继善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十六年闰五月戊寅 | 乾隆十八年九月壬申 | |
广东番禺 | 乾隆十七年十月癸巳 | 以江苏巡抚署理 | ||
鄂容安 | 满洲镶蓝旗 | 乾隆十八年正月戊寅 | 乾隆十八年九月壬申 | 以江西巡抚署理 |
鄂容安 | 满洲镶蓝旗 | 乾隆十八年九月壬申 | 乾隆二十年 | 战死 |
尹继善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十九年八月丁巳 | 乾隆二十一年十月壬申 | 以南河总督兼署 |
尹继善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二十一年十月壬申 | 乾隆三十年三月乙未 | 入阁办事 |
高晋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三十年三月乙未 | 乾隆四十四年正月乙未 | 去世 |
萨载 | 满洲正黄旗 | 乾隆四十四年正月乙未 | 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己巳 | 忧免 |
湖南祁阳 | 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己巳 | 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 | ||
萨载 | 满洲正黄旗 | 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 | 乾隆四十八年正月戊申 | 署理 |
萨载 | 满洲正黄旗 | 乾隆四十八年正月戊申 | 乾隆五十一年三月丙辰 | 去世 |
贵州黔西 | 乾隆五十一年三月丙辰 | 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乙酉 | 改四川总督 | |
浙江归安 | 乾隆五十一年三月丁巳 | 以江苏巡抚署理 | ||
书麟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五十一年三月丁巳 | 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己酉 | 革职 |
福嵩 | 满洲正黄旗 | 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己酉 | 以江苏巡抚署理 | |
浙江仁和 | 乾隆五十五年六月壬子 | 乾隆五十六年四月丁卯 | 授吏部尚书 | |
长麟 | 满洲正蓝旗 | 乾隆五十六年四月丁卯 | 以江苏巡抚暂署 | |
书麟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五十六年四月丁卯 | 乾隆五十九年七月甲辰 | 革职 |
富纲 | 满洲正蓝旗 | 乾隆五十九年七月甲辰 | 乾隆六十年正月丙戌 | 降职 |
苏凌阿 | 满洲正白旗 | 乾隆五十九年七月甲辰 | 以刑部尚书署理 | |
福宁 | 满洲镶蓝旗 | 乾隆六十年正月丙戌 | 嘉庆元年六月癸卯 | 改四川总督 |
苏凌阿 | 满洲正白旗 | 嘉庆元年六月癸卯 | 嘉庆二年九月甲申 | 以刑部尚书署理 |
嘉庆二年九月甲申 | 嘉庆四年二月辛丑 | 去世 | ||
浙江钱塘 | 嘉庆四年二月辛丑 | 嘉庆八年六月戊子 | 改兵部尚书 | |
河南杞县 | 嘉庆八年六月戊子 | 嘉庆十年正月辛亥 | 改左都御史 | |
铁保 | 满洲正黄旗 | 嘉庆十年正月辛亥 | 嘉庆十四年七月壬申 | 革职 |
阿林保 | 满洲正白旗 | 嘉庆十四年七月壬申 | 嘉庆十四年十二月壬辰 | 去世 |
松筠 | 蒙古正蓝旗 | 嘉庆十四年十二月壬辰 | 嘉庆十六年正月癸酉 | 改两广总督 |
勒保 | 满洲镶红旗 | 嘉庆十六年正月癸酉 | 嘉庆十六年六月甲寅 | 召回京城 |
百龄 | 嘉庆十六年六月甲寅 | 嘉庆二十一年十一月壬子 | ||
松筠 | 蒙古正蓝旗 | 嘉庆二十一年十月戊子 | 以大学士署理 | |
山东济宁 | 嘉庆二十一年十一月壬子 | 道光四年闰七月丁未 | 迁体仁阁大学士 | |
道光四年十二月戊辰 | 道光五年五月戊申 | 改漕运总督 | ||
琦善 | 满洲正黄旗 | 道光五年五月戊申 | 道光七年五月丙戌 | 解职 |
道光七年三月己亥 | 道光七年五月丙戌 | 以体仁阁大学士署理 | ||
道光七年五月丙戌 | 道光十年八月庚戌 | 召回京城 | ||
湖南安化 | 道光十年六月辛卯 | 道光十年八月庚戌 | 以江苏巡抚署理 | |
湖南安化 | 道光十年八月庚戌 | 道光十九年三月乙巳 | 病免 | |
福建侯官 | 道光十九年三月乙巳 | 未任,改两广总督 | ||
湖北江夏 | 道光十九年三月乙巳 | 道光十九年十二月癸亥 | 以江苏巡抚署理 | |
江苏江宁 | 道光十九年十二月癸亥 | 未任,改云贵总督 | ||
伊里布 | 满洲镶黄旗 | 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己卯 | 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丁卯 | 召回京城 |
麟庆 | 满洲镶黄旗 | 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己卯 | 以漕运总督兼署 | |
裕谦 | 蒙古镶黄旗 | 道光二十年七月丁酉 | 道光二十一年正月乙巳 | 以江苏巡抚署理 |
裕谦 | 蒙古镶黄旗 | 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丁卯 |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己未 | 去世 |
甘肃凉州 |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丙辰 |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己未 | 以河南巡抚、江苏巡抚署理 | |
耆英 | 满洲正蓝旗 |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己未 | 道光二十四年二月戊戌 | |
璧昌 | 蒙古镶黄旗 |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庚戌 | 道光二十三年十月己酉 | 以福州将军署理 |
山东济宁 |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庚戌 | 道光二十三年十月己酉 | 以江苏巡抚护理 | |
璧昌 | 蒙古镶黄旗 | 道光二十四年二月戊戌 |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丙午 | 以福州将军署理 |
山东济宁 | 道光二十四年二月戊戌 |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丙午 | 以江苏巡抚护理 | |
璧昌 | 蒙古镶黄旗 |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丙午 |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乙未 | 授内大臣 |
湖北沔阳 | 道光二十七年正月壬寅 |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乙未 | 以江苏巡抚署理 | |
湖南湘阴 | 道光二十七年三月乙未 |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壬寅 | 病免 | |
湖北沔阳 |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壬寅 | 咸丰三年正月壬申 | 革职 | |
祥厚 | 满洲镶红旗 | 咸丰三年正月壬申 | 咸丰三年二月丁酉 | 以江宁将军署理 |
安徽定远 | 咸丰三年二月丁酉 | 咸丰三年四月甲午 | 以江苏巡抚署理 | |
怡良 | 满洲正红旗 | 咸丰三年二月癸巳 | 咸丰七年四月癸巳 | |
赵德辙 | 山西解州 | 咸丰七年四月癸巳 | 以江苏巡抚兼署 | |
云南昆明 | 咸丰七年四月癸巳 | 咸丰七年六月乙卯 | 以前浙江巡抚署理 | |
云南昆明 | 咸丰七年六月乙卯 | 咸丰十年四月癸未 | 革职 | |
湖南湘乡 | 咸丰十年四月癸未 | 咸丰十年六月丙戌 | 以前兵部侍郎赏尚书衔署理 | |
咸丰十年四月癸未 | 咸丰十年四月癸巳 | 以江苏巡抚兼署,战死 | ||
四川兴文 | 咸丰十年四月癸巳 | 以江苏布政使暂署 | ||
湖南湘乡 | 咸丰十年六月丙戌 | 同治七年七月乙未 | 改直隶总督 | |
安徽合肥 | 同治四年四月癸巳 | 同治五年十一月丙辰 | 以江苏巡抚署理 | |
山东菏泽 | 同治七年七月乙未 | 同治九年八月丁酉 | 遇刺身亡 | |
魁玉 | 满洲镶红旗 | 同治九年八月丁酉 | 以江宁将军兼署 | |
湖南湘乡 | 同治九年八月丁酉 | 同治十一年二月丙寅 | 去世 | |
广东香山 | 同治十一年二月丙寅 | 同治十一年十月丙子 | 以江苏巡抚署理 | |
安徽合肥 | 同治十一年十月丙子 | 同治十二年正月丙戌 | 以署理江苏巡抚署理 | |
四川开县 | 同治十二年正月丙戌 |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甲戌 | 病免 | |
湖南新宁 |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甲戌 | 光绪元年八月丙寅 | 以江西巡抚署理 | |
福建侯官 | 光绪元年四月壬辰 | 光绪五年十一月癸未 | 去世 | |
河南固始 | 光绪四年二月乙巳 | 以江苏巡抚兼署 | ||
河南固始 | 光绪五年十一月癸未 | 光绪六年六月 | 以江苏巡抚兼署 | |
湖南新宁 | 光绪五年十一月甲申 | 光绪七年七月戊子 | 召回京城 | |
湖南衡阳 | 光绪七年七月戊子 | 光绪七年九月乙未 | 辞免 | |
湖南湘阴 | 光绪七年九月乙未 | 光绪十年正月戊子 | 病免 | |
裕禄 | 满洲正白旗 | 光绪十年正月戊子 | 以安徽巡抚署理,未任 | |
湖南湘乡 | 光绪十年正月丙申 | 光绪十三年七月甲戌 | 以署理礼部尚书署理 | |
裕禄 | 满洲正白旗 | 光绪十三年七月甲戌 | 光绪十三年九月 | 以湖广总督署理 |
湖南双峰 | 光绪十三年九月 | 光绪十六年十月丁未 | 署理 | |
浙江归安 | 光绪十六年十月丁未 | 以安徽巡抚署理 | ||
湖南新宁 | 光绪十六年十月丁未 | 光绪二十八年九月癸亥 | 去世 | |
光绪二十年十月戊申 | 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甲寅 | 以湖广总督署理 | ||
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丙寅 | 光绪二十六年四月丙子 | 以江苏巡抚兼署 | ||
江西萍乡 | 光绪二十八年九月癸亥 | 以江宁布政使护理 | ||
光绪二十八年九月癸亥 | 光绪二十九年二月丁未 | 以湖广总督署理 | ||
湖南隆回 | 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壬戌 | 光绪三十年七月戊戌 | 改闽浙总督 | |
湖南浏阳 | 光绪三十年七月戊戌 | 光绪三十年九月戊戌 | 去世 | |
安徽建德 | 光绪三十年九月戊戌 |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己酉 | 改闽浙总督 | |
端方 | 满洲正白旗 | 光绪三十年九月戊戌 |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己酉 | 以江苏巡抚暂署 |
端方 | 满洲正白旗 |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己酉 | 宣统元年五月己未 | 改直隶总督 |
湖北恩施 | 宣统元年五月己未 | 以江宁布政使护理 | ||
直隶丰润 | 宣统元年五月己未 | 宣统三年十二月戊戌 | 免职 | |
江西奉新 | 宣统三年十二月戊戌 | 以江南提督署理 |
该职的前身为顺治四年所设置的江南江西河南
三省总督,总督府驻江宁。
顺治九年,总督府一度迁往南昌,改名江西总督,不过很快恢复旧制。
顺治十八年和康熙十三年,江南、江西两度分置总督,不过在康熙四年和二十一年两省同归两江总督管辖。
康熙元年,操江事务划归江南总督管理。
康熙二十一年仍合,正式定名为两江总督。
道光十一年起,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
咸丰时期,太平天国占领江宁,两江总督府先后在扬州、常州、上海、苏州、安庆等地驻节。
自同治五年起,两江总督兼管五口通商事务,授为南洋通商大臣。
总督府设在江宁城中部汉府街明代的汉王(成祖次子朱高煦)府内。
1853年-1864年洪秀全将这里扩建成金碧辉煌的天王府。1864年天王府被毁后,曾国藩在此按照礼制要求重建了两江总督府。 [1]
1909年南京城内穿城而过的宁垣铁路在此设车站。
1912年,这里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府。
1927年-1949年,这里成为国民政府和总统府的所在地。
2003年3月,正式命名为总统府 -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并对外开放。